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报】艰苦创业勇攀高峰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50周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6-09-02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视察地化所。  

 

   

科技人员在实验室工作。地化所具有国际一流的分析测试平台,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大于2亿元,包括元素—同位素组成分析系统、微区结构形貌特征观测系统、实验和计算模拟系统。 

 

地化所科技人员与国际同行在野外地质考察时进行学术讨论。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娟弘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奋发有为;五十载披荆斩棘,五十载春华秋实。金秋九月,地处西南边陲省会城市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地化所)迎来了建所50周年华诞。

5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一个瞬间,但对地化所的发展,却是一段漫长、曲折和辉煌的历程。1966年,地化所在贵阳成立,来自中科院地质所、中科院贵阳化学所、中科院地质所昆明工作站的科技工作者会聚到贵阳,在侯德封、涂光炽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与带动下,为地化所的创立、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代地化所人开拓进取,努力前行。重视学科建设,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为主的地球化学学科体系;重视队伍建设,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在所学习和工作的12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院士;重视实验室建设,是全国建立了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少数科研机构之一;重视学术交流,创建了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为推动全国同行的学术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科技创新,取得了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指引下,地化所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地球科学的前沿阵地,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特色鲜明,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现重大的转变,科技创新促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地化所将抢抓机遇,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努力创建国内外的一流研究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一、薪火相传奠基业,艰苦创业铸丰碑 

在地化所50年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地化所人拼搏奋进的身影、艰苦跋涉的脚印、辉煌创业的血汗和创新奉献的精神。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注入了厚实的学术底蕴。

应运而建启新篇 

回望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当侯德封先生在国内首次提出并阐明了地层地球化学、化学地理和核子地学等地球化学基本概念时;当涂光炽先生在清华大学自编讲义为学生讲授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地球化学探矿方法,成为在中国高等学校讲授地球化学课程的第一人时;已在中国大地上撒下了地球化学学科的种子。当时,我们的国家处于亟须发展钢铁工业的年代,侯德封、叶连俊等老一辈科学家带领着一批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应用地球化学原理在全国许多地方找到锰矿,阐明了中国锰矿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随着矿产资源地球化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表明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了传统的地质工作外,还需要地球化学方面的科研工作,需要地球化学科研机构进行专业性研究。地球化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地质找矿、勘探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具有独有的优势,国家需要建立专门的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势在必行。

中科院根据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方针,把为国防服务、设备精良、学科前沿的研究所部署在三线。1964年9月,中科院地质所的领导会议上作出了把该所地球化学部分搬迁三线的决定;同年10月,地质所组建搬迁工作小组; 1965年2月,中科院党组下文决定将中科院地质所的内生矿床地球化学室、外生矿床地球化学室、岩石室的有关部分搬迁至贵阳,合并中科院贵阳化学所和中科院地质所昆明工作站建立中科院地球化学所;1966年1月31日,中科院以(66)院新综字第0074号发文:中国科学院决定,从1966年2月开始正式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名称对外联系工作。

在首任所长侯德封、涂光炽及首任书记杨敬仁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这个中国第一个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始了她的征程,中国的地球化学事业,从此开创了新纪元。

逆境奋斗促发展 

建所初期,地化所就像一艘逆流而行的航船,举步维艰,却未曾退却。

1966年,正在全所职工忙于搬迁贵阳,满怀激情地准备开展工作时,“文革”的浪潮让这个刚刚诞生的研究所经历了始料未及的波折。尽管困难重重,地化所的科研工作从未止步。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地化所建所10余年中所做的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西南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石油地球化学、吉林陨石雨研究、中国的黄土和铀矿地球化学研究等23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有10项科技成果获得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此后的十年时间,地化所在地球化学各分支学科建设、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环境保护、黄土与环境、陨石和矿物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奖励。

随着科技改革的进行,地化所再次经历艰难岁月。1985年地化所环境地质研究室一部分科技人员搬迁到西安,成立独立的黄土研究室;1987年地化所广州分部成立,大批科研人员和设备陆续迁往广州,70%的后勤人员留守地化所,全所当时仅有8位博士。面对困境,地化所人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在逆境中拼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科院批准地化所建立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建立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成和保持了一支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精干队伍。

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地化所进行了以优化学科结构、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科技队伍、明确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改革。确定了学科定位和发展模式:以发展矿床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为主,开展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一体化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治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五十载风雨兼程,半世纪硕果累累 

经过50年的积累和发展,地化所现已成为科技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实验技术装备先进、园区环境优美的地球化学研究前沿基地。建立和发展了地球化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地球化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解决了国家资源环境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大量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地球化学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开拓学科造辉煌 

50年来,地化所奠定了我国地球化学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并发展了多个分支学科。通过对我国固体矿产资源的矿石物质成分、赋存状态、综合利用、成矿规律的研究,对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演化与运移机理的研究,对地方病与环境污染规律的研究,以及对陨石、核爆炸选址与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的研究,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为主的地球化学学科体系,推动了我国地球化学事业的迅猛发展。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在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深部物质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等四大重点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建立和完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全面提高地化所的整体科研水平,加强对国家资源环境问题的决策咨询能力,为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贡献。”自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地化所以改革发展为主线,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科技创新稳步发展,不断开拓新技术新方法,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跨越。

根据科研任务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地化所不断完善研究机构的设置,目前拥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所之一。“十二五”期间,地化所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矿产资源勘查、石漠化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高原水环境治理等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固体矿产资源研究方面,地化所的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基础—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成矿作用示踪体系、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和成矿理论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具有较强优势,在层控矿床地球化学、超大型矿床成矿作用、稀有稀土分散元素和低温成矿作用以及陆内成矿作用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是主持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领域最多国家“973”项目的单位之一;获得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领域5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近年在矿床学国际主流期刊的发文量,已与西方国家同类研究机构的体量相当;理论指导找矿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环境领域研究方面,地化所率先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了环境地球化学学科。1968年在我国最早开展地方病区地质环境调查和地球化学病因研究;1972年以来与国际同步主持开展我国环境污染规律和环境质量变化研究;1991年建成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历经5次国家评估。近十年来,在国内倡导并率先开展地球关键带的系统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和3个国家“973”项目,获国家、省部级奖励30余项,为我国政府参与国际汞公约谈判、国家石漠化治理规划制定和西南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地球与行星演化领域研究方面,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该领域建制级别较高的实验室,其人才队伍、成果以及平台技术的完备性、先进性和自主研发能力,与国际一流同类实验室相比,在多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地化所是我国天体化学和比较行星学的发源地,上世纪60年代率先开展陨石、宇宙尘、月球与行星的起源与演化、太阳星云凝聚过程等研究;90年代提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率先开展月球科学研究;主持和参与了重大基金项目、“863” 等大部分重大科研任务,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研究,2009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发展过程中,地化所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与需求、气候变化、深空探测,以及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整体全面规划,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创新学科研究体系。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给地化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贡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科技创新收获丰 

50年来,地化所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月球探测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0余项;近10年,主持承担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喀斯特地区碳循环模式及调控机理,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等5项国家“973”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1978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等国家奖51项。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持续增长,论文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近5年发表的国际SCI论文数量是前5年的2倍,影响因子大于3的SCI论文数量是前5年的3倍。同时,重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近10年来共申请专利136项,获得专利授权73项。

地化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出成果、出人才是地化所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在研究所学习和工作的11位科学家(侯德封、涂光炽、刘东生、郭承基、欧阳自远、傅家谟、安芷生、孙大中、周卫健、刘丛强、彭平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截至目前,地化所在职职工379人,科技人员中具博士学位人员占75%。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中科院特聘核心研究员7人。

地化所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我国资源、环境科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迄今,地化所共培养博士生700余人、硕士生970余人、博士后208人。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目前每年招收硕士生60人,博士生45人左右。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化所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一直保持可喜进展。长期以来,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瑞典、新西兰、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众多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主办了包括第七届国际环境地球化学大会、第九届全球汞污染物国际会议、第十七届环境重金属国际会议、第十二届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在院地合作方面,一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地化所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承担的国家和地方项目的支持下,与国家创新体系其它单元联合合作,在成矿理论指导找矿、石漠化和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治理、特殊功能材料研制、矿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锐意进取求创新,励精图治谋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一页页光辉绚丽的历史篇章,讲述着地化所持续的奋斗不息和不懈的开拓创新。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指引着地化所前进的方向。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贡献国家、创新文明为宗旨,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和谐奋进,努力再创新的辉煌。

战略定位迎需求 

“十三五”是我国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攻坚阶段。作为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发源地,在为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地化所将肩负起发展中国地球化学事业的重任。为此,地化所调整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研究地球和行星演化、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创新和完善地球化学理论和应用体系,提升解决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成为国内外地球和行星演化、固体矿产资源与地表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基地及地球和环境科学优秀人才的培养摇篮。

重点突破责任重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近年的开拓,地化所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已形成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十三五”期间,地化所将牢牢把握研究所战略定位,全面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和“一三五”规划的实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应用和集成创新研究,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示范”为一体的创新价值链,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在固体矿产资源、地表环境、地球与行星演化等领域的研究中形成不可替代性。

学科群方面,发展地球与行星演化、固体矿产资源和地表环境三大学科群,扩大学科覆盖面,形成能支撑“固体矿产勘查和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完整创新价值链的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适当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学科生长点,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重大突破和培育方向方面,实现在元素超常富集规律与深部资源预测、石漠化和重金属污染机制与治理示范、地球内部物质与月球早期演化3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重点培育地球化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下一代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规律、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环境变化过程与记录、高原河湖库水环境与调控5个方向。力争理论指导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石漠化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等理论和技术实现试验示范和推广,产生明显经济效益。

 

四、今朝奋起展宏图,携手并肩谱新篇 

几代薪火相传,几度风雨沧桑。硕果累累的地化所,昨天,曾走过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今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明天,将以势不可挡的锐气和高歌向天的豪情,推动我国地球化学科学事业迅猛奋进!

机制体制新改革 

回望地化所50年的发展,清晰地看到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研究所实现科技目标的保障,更是促进研究所发展的必然因素。在面临“十三五”期间的挑战时,健全战略研究机构,完善战略研究机制,强化战略管理体制,对地化所的发展尤为重要。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重视引进领军人才的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及培养立志西部的优秀人才。做好与学科调整相结合引进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设立留学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出国留学和博士生联合培养;按项目群组建研究团队;完善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四类评价体系。

研究平台建设方面,继续推进各研究机构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建成高效开放运行的一流所级分析测试中心;加强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和红枫湖湖泊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建设,提升野外台站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与效益,提高为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全面提高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促进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所评估评价体系,增加知识产权应用与转移转化类指标,引导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转化应用。

国际合作方面,加快研究所国际化步伐。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国际合作,活跃研究所学术氛围,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研究所国际化水平。

联合合作方面,切实加强与政府、地方和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建集“重大问题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示范”为一体的研究队伍;建立长期研究基地;建立研究所—科研人员—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

继往开来创一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化所既要瞄准国际前沿,发展地球化学学科,更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树立国家需求和科学目标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从创业到创新,地化所走过50年历程,回顾过去,我们为地化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展望未来,地化所人倍感任重而道远。

努力实现“创造一流科技成果、实现一流科学管理、建设一流创新队伍、创造一流社会效益”,是地化所的宏伟目标;以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和谐奋进研究所的建设,是地化所努力的方向。“创新跨越、铸就辉煌”是地化所亘古不变的精神。

50年是漫长的,因为它承载了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艰辛;50年又是短暂的,因为今天的地化所正年轻并茁壮成长。地化所将在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指导下,打破实验室和课题组的束缚,促进学科交叉,以国家和地方需求为牵引,致力于系统性重大成果的产出和以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为重点的成果产出,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国际化步伐,为我国的地球化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6-09-02 第5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