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已任
发布时间:2009-04-27
学会年会(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分会场报道  
                   
    4月22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贵州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7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分会场的学术会议,本分会场共进行了二十个学术报告,其中包含一个特邀报告,一个候德封奖报告、四个主题报告和十四个普通报告。
      所有报告都具有很强的国际前沿性、创新性和时效性,报告内容集中于如何解决我国目前重大环境地球化学问题和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喀斯特环境石漠化是我国目前重大环境资源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丛强研究员在其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喀斯特环境中重要元素硫在流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其环境指示意义,展示了我国喀斯特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该研究为我国如何科学治理喀斯特地区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报告极富前沿性和创新性,引起了与会听众的强烈关注,会场座无虚席,站满了听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日益频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万国江研究员在2008年冰雪凝冻的极端天气期间,发现大气气溶胶中的210Pb与 7Be沉降量显著降低并耦合了210Pb和7Be高比活度,他提出了大气中210Pb与 7Be对极端天气过程具有特殊示踪价值。
      将地球化学研究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也是本分会场报告的特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朱炳泉研究员,发现泥盆系石英砂岩地区因其背景中有害重金属含量超低,而常与重要的人文、原产地域产品、旅游经济与能源建设密切相联系,如闻名中外的紫砂壶原料产于泥石英砂岩的夹层,西湖龙井和太湖碧螺春等名贡茶叶均种植在泥盆系石英砂岩风化的土壤上,张家界和杭州飞来峰等著名旅游景点以泥盆系石英砂岩为基础,大亚湾、岭澳和阳江核电站均建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上,这些报告内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尾矿库综合治理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合肥工业大学的陈天虎教授利用秸秆和污泥作为尾矿库内处理废水的缓释碳源,基于生物膜与生物诱导矿化作用原理,研究出在尾矿库内形成硫化物沉淀和生物膜,形成阻止硫化物风化、重金属迁移地球化学障的原位修复方法,为实现我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有效科学技术。
      微生物矿化模拟研究及微生物群落在生物地球化学中的作用研究是目前国际前沿性问题。中国科技大学的周根陶教授报道了在不同有机大分子控制条件下,柱状方解石生长过程,为认识生物矿化过程提供有力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梁小兵研究员和朱建明研究员分别报道了湖泊海洋生态系统中类蛭孤菌群落结构和高硒碳质泥岩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以上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新阶段发展面临应对环境、灾害、资源、能源与人口等瓶颈约束和全球问题,地球科学研究人员要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已任。刘丛强研究员和万国江研究员等不少专家对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十位年轻的研究生也在本会场上作了有关专题的高水平的报告,显示出我国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朝气蓬勃和后继有人。
      总之,本分会场会议报告安排紧凑,报告内容丰富,极富前沿性和创新性,会议现场研讨气氛十分热烈,与会代表通过交流和相互启发,收获了创新思想,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彼此联谊。4月22日下午6时,本分会场学术会议在学会理事长刘丛强研究员的热情洋溢的总结致辞后胜利闭幕。
                                                      (庞小兵供稿    网络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