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测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工程,其探测对象很可能与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形成。另一方面,月球在30亿年前就基本僵死,因此保存了行星演化的早期信息,记录了完整的太阳系小行星撞击的历史和太阳宇宙线辐射历史。开展月球科学研究,既是国家的需求,也是地球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月球科学研究研讨会,将就月球科学的研究现状、重大科学问题、以及未来的工作设想等进行研讨。会议形式为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 
2009年4月25-26日  上午8点至下午6点     矿床室报告厅
会议主题报告

- 李春来:嫦娥一号的科学数据 
- 邹永廖:探月工程二期科学目标与三期初步设想 
- 郝天珧:月球重力场与内部结构 
- 艾印双:月震与月球内部结构 
- 张福勤:月球的构造演化 
- 潘永信:月球的磁场 
- 万卫星:月球空间环境 
- 吴福元:月球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许继峰:月球的Re-Os同位素体系 
- 朱祥坤:过渡族同位素对月球演化的制约 
- 刘  耘:月岩形成和演化的同位素分馏 
- 贺怀宇:月壤的稀有气体与太阳风辐射历史 
- 孔  屏:月球的宇宙成因核素与暴露历史 
- 徐义刚:月海玄武岩与岩浆演化   
- 朱  丹:岩浆洋分异与月壳 
- 孙卫东:月球的化学演化 
- 王世杰:月面环境与月壤层特性 
- 肖  龙:月壤的性质与模拟月壤CUG-1A 
- 林杨挺:月球的形成与演化轮廓 
 
                                                            (月球中心报道  网络中心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