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系统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北京总部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
冯新斌研究员主要从事汞等有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做出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一是成功建立了大气活性气态汞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解决了大气颗粒物不同形态汞定量测定的关键问题。二是获得了地气间汞交换过程及机理的新认识。揭示了不同人为活动对大气环境汞污染的影响机制,提出了控制人为活动对大气环境汞污染的合理措施;确定了自然水体与大气间气态汞交换通量和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释放汞的通量、控制机理和释放模型。三是系统研究了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揭示了汞、金、铅和锌等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汞在生态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发现水稻具有富集毒性最强的甲基汞的能力,证实食用汞富集的大米是汞矿区居民摄入甲基汞的主要途径,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鱼等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唯一途径的传统认识;揭示了汞污染严重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环境生态效应。上述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环境效应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环境汞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其它有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范例,促进了环境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
冯新斌研究员热爱科技、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严谨治学,具有很强的创新研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现已培
冯新斌研究员现兼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与化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刊物?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副主编等多种社会职务。近年来,他作为组织者参与主办了多项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是第7届环境地球化学国际学术会议大会秘书长、第7届和第8届汞全球污染物国际学术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第9届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委员会委员,是2006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西太平洋年会、2006年亚太地区环境毒理和化学国际会议、第7届环境地球化学国际学术会议、第9届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国际学术会议的专题召集人,并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04年他代表中国获得了第9届汞全球污染物国际学术会议于2009年在我国贵阳召开的主办权,并担任大会的主席,在国际环境学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较大地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