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系统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English中国科学院北京总部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
【新华网】水城县首批15吨生态鱼开启捕捞 |
近年来,六盘水市水城县立足水资源优势,利用县域水库库区发展生态渔业,有助于改善饮用水源质量,以改善水质为基础,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达到“以水养鱼,以渔脱贫”的目标。
来到位于新街乡的水城县万营水库,笔者看到,一片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水城县湖库生态养鱼首批捕捞将在这里进行。丰收的喜悦让人热情澎湃,上万斤生态鱼浮出水面在渔网中不断翻腾,现场十分热闹。
“今天我们万营水库捕捞上来的鱼大概在15吨左右,紧接着今天我们也投放了1200斤生态鱼苗,接下来随着水库的陆续下闸(蓄水),紧接着我们陆续的进行投放。”贵州水投水库运营管理水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胤锋说道。
为了达到以水养鱼,以渔脱贫的发展目标,水城县充分借助中科院的帮扶优势,以中科院的技术为支撑,为发展生态渔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撑,与我们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来完成,在鱼苗选种、配置、在水库水质检测方面进行技术的指导和检测工作,通过水库生态改变和渔业发展来对口帮扶水城县,助推水城县的脱贫攻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水城科技扶贫队队长夏勇说道。
2018年初,水城县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合作,由水生所提供技术支持,于当年5月在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分别投放鲢、鳙等鱼苗2000公斤和1000公斤,投放鱼苗后水生所相关科研人员定期到水库通过探鱼、捕捞测量、水质检测等方式,对水源水质、鱼的长势情况进行监测。
“生态养鱼就是利用可食浮游食物的鱼类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搭配之后,然后放养到已建的和新建的水库当中。我们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人放天养,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投饵,不施肥,这样才能保障水质,而这种模式是可持续的,每年都要进行合理调整、优化它的群落结构进行补充放养,进而把水质能够可持续的保障起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态养鱼研究团队教授段明说道。
目前,水城县有七座水库发展生态渔业,见效后预计每年产鱼12万斤,年产值达60万元以上,可带动30多人就业。下一步将逐步扩大生态鱼苗的投放范围。
本篇文章来源于 《新华网》 (2020-08-24)|(作者 省生态渔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www.gz.xinhuanet.com/2020-09/02/c_1126443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