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贵州日报】把退休前的时光奉献给乡亲
发布时间:2020-07-23

近日,记者乘车从水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来到蟠龙镇二道岩村,在村委会见到了驻村第一书记赵贵山。

他缺失的半边门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在帮村里修建蓄水池时不小心滑倒磕掉的。”赵贵山告诉记者。

2018年4月,当时57岁的赵贵山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派驻二道岩村担任第一书记。泥泞的村路,破旧的房屋,连干净的饮用水都没有……驻村第一周,赵贵山就因水土不服住进了医院,然而身体的不适并没有拖慢他的工作。

在走访中,赵贵山发现,二道岩村由于地势切割面深、海拔落差较大,每逢季节更替,就会发生干旱。

有水难存蓄,有作物难灌溉,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都不高。村里的“渴”,成了赵贵山的“急”。

2018年10月,趁着国庆放假回家,赵贵山回到单位,申请了92万元的资金,准备给村里修建产业灌溉蓄水池。

“坡陡路远,运不上水泥砖头的地方,只能建成不锈钢的。”一寸寸挪,一担担挑,终于,在2019年3月,赵贵山成功带领群众修建了6个100立方米的灌溉蓄水池,几千亩的望天田变成了引水田。

村里的猕猴桃种植大户徐安红便是这蓄水池的受益者之一。

“2017年,我从村民手里流转了2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猕猴桃,之前因为缺水,产量一直不高。直到去年,赵书记给我们建好了蓄水池,把雨水积蓄起来,打开水龙头就能浇水。”徐安红说,2019年,这20多亩猕猴桃给他带来了8万多元的收入,今年预计能卖10多万元。

除了引水润土地,赵贵山还多次牵线搭桥,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018年12月,得到“娘家”中科院地化所资助5万元,示范种植60亩马铃薯,带动10户贫困户增产增收;

2019年3月,为二道岩村50亩集体刺梨产业带回中科院地化所资助3万元管护费,带动2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9年5月,争取资金7万元为村里新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邀请各类专家为村民培训种植养殖技术;

2019年12月,又再次带回帮扶资金25万元,为二道岩村发展精品水果。

截至目前,赵贵山共为二道岩村争取到各类扶贫产业发展资金150万元。

如今,二道岩村四季有花有果,坡上刺梨、猕猴桃一望无际,河谷精品水果果香沁人,荒山穷山变成了秀山宝山,破旧瓦房变成了红窗砖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2.48%下降到1.77%。

再过一年,赵贵山就要退休了。今年4月,原本帮扶期已满的他不舍得离去,主动向组织提交了延长驻村一年的申请。

“既然来了,总要留下一点什么,就把退休前的时光奉献给乡亲们吧。”

眼下,继续行走在二道岩村的山山水水间,赵贵山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牵挂于心:还要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赶在退休前抓好党支部班子年轻化建设、让联系好的毛菇产业落地生根……

 

本篇文章来源于 《贵州日报》 (2020-07-23)|(作者 安通)

原文链接:http://szb.gzrbs.com.cn/gzrb/gzrb/rb/20200723/Articel02006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