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当代先锋网】亲手触摸陨石 探索宇宙奥秘……千余名科学爱好者走进中科院地化所
发布时间:2019-05-21

科普展现场

 

“你们现在看到就是一块重达500公斤的铁陨石,据文献记载是明朝正德年间落在的广西南丹县……”走进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地化所)实验大楼,伴随着工作人员赵斯哲的介绍,观众被大厅内的一块块陨石所吸引。

5月18日,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的主题,中科院地化所以“走进地球化学 了解奥秘宇宙”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吸引了省内各大高校、重点中小学校及科研院所的师生、职工,以及市民们千余人来所参观。

活动当天,地化所科研园区和实验大楼,以及各大型科研设施向公众开放,在向公众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展览有讲座,科普大餐享不停

“大家看,这个是我们的太阳系,那么太阳系有哪些行星?”

“金星、木星、水星……”“总的有8个行星……”

“对,冥王星已经被‘踢’出我们太阳系家庭了,因为它是一颗矮行星。”

在中科院地化所实验大楼会议室,关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提问,引得在场同学们纷纷踊跃回答,一场生动的科普讲座也由此拉开帷幕。

 

科普讲座现场

 

在今天的公众科学日活动中,来自中科院地化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雄耀研究员,与倪集众研究员分别为参观者带来题为《从地球到宇宙》《我们一起玩石头》的科普讲座。记者在现场看到,可容纳300余人的报告大厅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在大厅站着听演讲。

讲座上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活泼,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深入浅出地向参观者介绍了相关科普知识。生动的演讲让在座的同学们时时惊呼,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和录像。

 

同学们在参观铁陨石

 

而在讲座外,中科院地化所联合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推出陨石科普系列活动,当天展出包括国内沙漠陨石、国外以及贵州本土陨石等30种不同类型的陨石,其中包含了“阿拉塔格山”陨石、罗布泊“土牙”陨石等。

 

工作人员现场讲解陨石相关知识

(画外音)看展览,我是认真的!

 

“你们怎么知道这是陨石的?”“陨石来自哪里啊?”“你们是怎么寻找陨石的?”“陨石里有没有生命,会有辐射吗?”……参观的市民看到陨石,一系列的疑问就抛向了工作人员,问题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足见大家对陨石的关注。

 

贵州陨石科普馆馆长杨可欣(后排左一)现场讲解陨石有关知识

 

针对这些问题,贵州陨石科普馆馆长杨可欣与同事们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陨石的来历和特征,使得人们对陨石和相关科研工作有了清晰科学的认识。

 

群众在参观矿物岩石陈列馆

(画外音)来来来,先用手机存个底!

(画外音)小老弟,你确定不是穿山甲么?!

 

“宇宙太大了,也有点‘可望不可即’的感觉,反而陨石是我们人类可以触摸到的太空之物,可以让我们‘零距离’接触天文学。”贵阳市民陈如艳一边观看一边赞叹说。这次她专门带了9岁和6岁的两个女儿参加活动,“两个孩子经常看这些,还是非常喜欢天文。”

此外,矿物岩石陈列馆很受欢迎,参观者们近距离接触了解到上千种矿物、岩石、矿石,以及陨石、月球土壤等标本。由中科院地化所科研人员、职工和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们通过耐心讲解和示范,生动地揭示了地球化学的奥妙,让参观者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贵阳高新海嘉国际双语的曹嘉怡在认真抄录

 

来自贵阳高新海嘉国际双语学校三年级的曹嘉怡,不仅一边认真听讲解员讲解,还拿出本子认真的抄录矿物岩石的详细介绍。“以前看石头都差不多,没想到会分的这么细,以后出去玩我要一个个把它们都找出来。”

 

(画外音)别看人家小,人家也是摸过陨石的人!

 

活动中,中科院地化所还免费向参观者们发放了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与丰富多样的图片,对月球知识、火星生命、小行星撞击等天文知识,以及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生态等环境知识等多项话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向大家介绍了陨石、月壤、金属氢等一系列科普知识。

 

陨石真假鉴别小活动

 

有交流有互动,科普更亲切

“刚刚大家听了陨石的介绍,现在我这里有几块石头,你们能帮我分辨一下它们哪些是陨石吗?”

“好重呀,这个应该是。”“你看那个会吸铁,肯定也是。”“这个有铁锈,也有可能是。”

在陨石展旁边,一场陨石真假鉴别的互动同样激起参观学生的热情。同时,现场讲解相关的陨石的科普知识,并且带来画出心中外星人、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等小游戏,不仅让众多陨石爱好者们对各类型的展品一饱眼福,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陨石科普知识的机会。

 

来自水城县第六小学的同学们向记者分享了他们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

 

在画出心中外星人小游戏上,水城县第六小学三年级的王靖红就快速画好了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你看这是他们的头,头上有很多眼睛。”当记者问为什么心目中的外星人有很多眼睛时,王靖红挠挠头咧嘴说:“因为这样他们就能看的多,说不定能提前找到我们呢。”

“这样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加深了对浩瀚宇宙的认识。”水城县第六小学校长罗丁桂介绍,这次学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有82名学生参加科学日活动,甚至早上7点半就从水城县赶过来了。

 

贵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参观了中科院地化所的Kawai 1000吨高压实验室

 

活动当天,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批进入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以及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在科研人员的讲解下,通过科普展板、趣味实验等多种形式获知到各实验室所涉及的领域。

Ar-Ar年代学实验室、稀有气体质谱实验室、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室、扫描探针显微镜实验室、扫描电镜实验室、原子光谱实验室、快速内冷淬火高压釜实验室、YJ3000吨高温高压实验设备、活塞圆筒高温高压实验设备等近30个实验场所让参观者们看到了各类实验仪器设备,了解到地球化学学科研究的相关内容。

 

贵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与研究员讨论

 

“平时对地质有所了解,不过仅限于纪录片这些,今天能看到现场做实验,是不一样的感受。”贵州师范学院2017农资班的张立鸿说,这次更加了解了地球化学学科研究,对以后深层次学习也是一种基础。

 

群众在参观展览

 

“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动,让青少年、社会群众走近科学、了解地球科学,激发热爱科学、感知科学的热情,懂得体验科学思维与技能、科学精神与态度。”中科院地化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始于2005年5月,经过14年的发展,该活动已成为全国性的重要科普品牌活动,是社会公众了解科技进展、走近科学的重要渠道,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本篇文章来源于 《当代先锋网》 (2019-05-18)|(作者 张恒)

原文链接:http://www.ddcpc.cn/news/201905/t20190518_4705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