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科学网】走进中科院科技扶贫攻坚一线
发布时间:2017-05-27

人们都说春天象征着希望,可2016年的春天刘凯灰了心。

刘凯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青林乡田坝村的村民。这片生养他的地方有山有水,四季长青,但刘凯从没感觉到幸运,因为这里美得让人心醉,也穷得让人心碎。那时候,和大多数村民不同,刘凯不种地,而是在一家煤矿厂做管理员。没想到,2016年的春天,刘凯因为年纪原因,被辞了工。

就在这时,灰着心的刘凯去乡政府参加了一次动员会,在这个动员会上,他第一次知道,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还可以种人参果。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种上人参果之后不久,他的朋友圈里居然出现了“科学家”。

科学家的“厉害”

听到山头上村党支委主任刘军的呼喊,刘凯从梯田里直起身,疑惑地望了过来。当得知等着他的是中科院的科学家,刘凯小跑着爬上山,摘下沾满红土的手套,和大家握了握手。

在刘凯种下人参果之前,他的人生发展轨迹与科学家毫无交集,“不认识,也不了解”。不过现在,他对科学家心里生出一种特殊的好感。

刘凯知道科学家的“厉害”是在去年7月底。从科学家那里,他知道什么是“晚疫病”,人参果苗得了晚疫病之后该用怎么样配方药剂。今年,因为人参果种得好,刘凯脱了贫。

“中科院给了我们‘特殊待遇’,你要好好干!”青林乡党委书记李伟笑着拍了拍刘凯的肩。

距离青林乡90多公里远的地方,杨梅乡政府简陋的办公楼里,乡党委书记谭有燕拉着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级工程师仲乃琴的手,红了眼眶。

杨梅乡位于水城县南部,是另一个贫困的地方。和青林乡聚焦人参果的策略不同,杨梅乡盯住了一种只有在这里才能孕育出的美味——凉都转心乌。这种在当地有着百年种植历史的土豆,水分含量少,瓤心因为富含花青素而发黑。

谭有燕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她知道这种特殊土豆的商业价值,但也困于品种退化产量低的苦恼。仲乃琴的课题组,就像她的一颗救星。

“你们能来,我们村就有希望了。”谭有燕又一次握住了仲乃琴的手。

中科院带来的“特殊待遇”

刘凯和科学家打交道已经快一年了,他现在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像科学家们一样写点东西。“我种人参果快一年了,我想把我跟他们学到的经验写下来,出版。”刘凯咧开嘴呵呵地笑着。

2016年7月,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研人员来到了水城县青林乡。因为当地百姓有种植人参果的愿望,科研人员便立即开展产业扶贫攻坚探索,引进了3个人参果新品种。今年2月,仲乃琴的课题组还向该村人参果种植户发放了自编自印的《种植技术手册》,并做了技术培训,刘凯就是学员之一。

为了带动贫困户提高种植技术,中科院微生物所与乡政府启动田坝村“千亩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示范工作,建设了200亩人参果、400亩辣椒和350亩红薯示范基地。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乡里建起了脱毒种苗繁育中心。

今年,科研人员又来到水城县杨梅乡。由于当地百姓希望发展马铃薯产业,“我们打算在这里的台沙村建设20亩‘转心乌’种植示范基地。我们有信心把产量能从亩产700斤突破到亩产1000斤,那样农户一亩地的收成就能卖3000块钱。”当仲乃琴算出这比扶贫账时,谭有燕乐开了花。

中科院在水城县的扶贫布局还远不止此。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钟彩虹等科研人员,利用自主培育的“东红”猕猴桃替换当地传统品种,提高了猕猴桃抗病性,又通过引进新品种和规范生产,将水城县的猕猴桃种植范围从海拔1300米提高到1600米。在水城经济开发区,中科院布局了玄武岩纤维产业开发,计划通过院士工作站,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开发下游产品,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就业。

酝酿了30年的甜头

除了水城县外,广西环江县、内蒙古库伦旗、贵州六枝特区,以及其他37个有中科院扶贫项目的贫困县、乡、村里,不少贫困户像刘凯一样,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这甜头的背后,是中科院人30年的心血。1987年,中科院就组织力量进行山区扶贫,成为科技扶贫事业的探索者。30年,他们总结出科技项目扶贫、产业发展挂钩扶贫、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的“扶贫经”。如今,中科院正在实施《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发展规划(2016—2020年)》,每年直接投入扶贫资金2000万元用于科技扶贫工作。

当下,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进入攻坚阶段,中科院人仍在科技扶贫道路中摸索创新。今年,中科院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扶贫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们的党委书记还要签‘军令状’。”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为了发挥责任研究所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科技扶贫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制,中科院扶贫领导工作小组要与定点帮扶责任研究所党委书记,及承担中西部革命老区扶贫任务的分院党委书记签订《科技扶贫任务责任书》,保证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最近,越来越多科技人员走进了“刘凯们”的朋友圈。中科院向4个定点扶贫县派出了164名科技工作者,深入各乡镇进行调研,明确扶贫思路和方向,形成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到今年6月底,我们将汇总形成总的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段子渊说。

真扶贫,扶真贫。当科技力量走进贫困户的朋友圈时,科技的春天也终将成为“刘凯们”希望的春天。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学网(2017-05-26)|(作者 倪思洁)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62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