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贵州都市报】中科院地化所扎根贵州“掘金”50年
发布时间:2016-09-05

 探月科学家欧阳自远也在地化所工作。

 

9月3日至4日,在贵州“扎根”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地化所”)成立50周年之际,首届“地球与行星科学高级论坛”也在贵阳举办,与会者就国际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生态文明发展问题等,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出了11个中科院院士

一组数据显示:50年来,在地化所学习和工作过的11位科学家,侯德封、涂光炽、刘东生、郭承基、欧阳自远、傅家谟、安芷生、孙大中、周卫健、刘丛强、彭平安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截止到目前,地化所在职职工379人,科技人员中具博士学位人员占75%。同时,地化所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全国建立了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少数科研机构之一,并创建了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取得了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为贵州“挖”金

建在贵州,奉献贵州,长期以来,地化所聚焦贵州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危急矿山增储、矿产资源“攻深找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高原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治理等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系统的研究。

其中,在成矿理论指导找矿方面,地化所近年来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综合勘查评价技术与示范研究”和国家973项目“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等项目,经勘查验证,使贵州水银洞等卡林型金矿、黔北铝土矿、黔-川-滇接壤区铅锌矿和地幔柱成矿系统新增了一大批金、铝、铅、锌、铜和铂金的储量,大大延长了矿山开采年限,潜在经济价值1000余亿元。

2005年启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支黔工程”以来,多个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其中,地化所与毕节高原电瓷有限公司合作司合作实施的“400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试制及应用”项目,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新增利税1300万元,同时为毕节矿区周边农民增加了5300万元的收入;地化所“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优化了示范基地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880万元以上。(记者 刘姝 刘婷婷)

本篇文章来源于 贵州都市报(2016-09-05 A03版)| (作者 刘姝 刘婷婷)

原文链接: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6-09/05/content_115907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