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科技日报】一周国际要闻(7月15日—7月21日)
发布时间:2013-07-23
本周焦点

单细胞DNA测序揭示微生物“暗物质”

宇宙间存在着“暗物质”,而微生物界居然也有——其实是指过去从未在实验室中进行过培养或是测序的微生物。如今,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研究。测序后发现,微生物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丰富多样。

很多环境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都不能用传统方法来培养,因而我们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的不过是微生物浩瀚世界的冰山一角而已。但科学家们已然可利用单细胞测序,让来自单个细胞的DNA陡增十亿倍,再破译它的基因组,进而为研究这些微生物界的“暗物质”辟出道路,揭示了不同物种间令人惊奇的关联。

一周之“首”

首次确定一颗系外行星的真实颜色

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首次将一颗系外行星的真实颜色予以确定,其被命名为HD 189773b,是63光年外一颗拥有大气层的系外行星。从公布的图片中看,这颗行星正泛着熟悉的蔚蓝色,就像我们的地球家园一样。但实际上,该星球正飘着由硅盐酸颗粒构成的“玻璃雨”,气候平均在1000摄氏度以上,接受的X射线剂量是地球的300万倍,身为人类绝对不能进入。

美首次“种”出石墨烯纳米带

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首次在金属上从头开始逐个原子地合成出了石墨烯纳米带——在熔炉中生长出的石墨烯的同轴六边形。这种石墨烯“洋葱圈”,环的宽度介于10纳米到450纳米之间,只要能整齐划一地制造出10纳米宽的石墨烯带,我们就可以将其变成低电压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可能适用于制造先进的锂离子电池中的锂存储设备。

一周技术刷新

美用液态金属构建无支撑3D结构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由镓和铟构成的液态金属合金在室温下可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一层“皮肤”,让液态金属结构能够保持它们的形状。他们利用正在开发新的三维(3D)印刷工艺,让液态金属在室温下成功创建出了不需要依靠支撑物的结构。

新材料具有超常受压扩展能力

如果你从各方向同时挤压一个正常物体,它可能会收缩变得皱皱巴巴,但有些“负线性压缩”的奇异材料反而会在受压时朝某个维度扩展开来。英国牛津大学一个化学小组日前就发现这样一种新材料——金氰化锌,将这种压缩扩展的能力发挥到超常水平,超过以往任何材料。这一成果有助于开发新型光学压力传感器和人造肌肉。

前沿探索

磁力可驾驭干细胞

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证明让干细胞携带氧化铁纳米粒子,通过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用磁铁能吸引这些细胞到达身体特定位置,而氧化铁粒子本身也可用于跟踪细胞在体内的进程。下一步科学家打算用磁铁引导这些细胞到达精确部位后影响新血管的修复和再生。

能在实验鼠体内存活280天的人造血管

2012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系曾从高龄老鼠身上提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用于再造血管;而今美国麻省总医院科学家使用人体iPS细胞制造出了能在实验鼠体内存活280天的人造血管,且其表现同实验鼠天生的血管毫无二致。此前人造血管无法保证在移植入动物体内后可以长时间起作用,而新成果有助于开发出新的心脏病和糖尿病疗法。

“最”案现场

迄今已知表面积最大的材料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一种“不可能”的碳酸镁材料,它是迄今已知表面积最大的材料,达到每克800平方米,并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新材料可用于降低那些控制湿度的电子设备的能耗,改善工业药物配方,控制仓库等地环境,还可用于运输系统中收集有毒废物、化学品、泄漏的油污,卫生系统设备和火灾中控制气味等。

奇观轶闻

原始木头制造高科技电池?

美国马里兰大学可能很快会让木头也成为一种先进材料。他们试图以实验证明,只要能有效地利用木材便可成功地制造出钠电池。钠的储量远比锂丰富,但因为造出的电池寿命短,便失去了制造电池的资格。但新研究中采用经过处理的木头来做电池框架,减少对电极的损害,尽管造出的东西并不完美,但似乎表明木头也可以用来制作电池框架,补上“廉价存储”这一缺憾。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日报》(2013-07-22 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