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科学报】新科技革命将推动中国跨越发展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发布时间:2012-10-30
编者按10月29日,新华通讯社发布对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的专访稿,内容涵盖如何看待并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等重要问题。本报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王振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在全球展开。
 
当21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再次来到关键节点之时,有必要进一步观察中国在世界科技版图上的历史方位。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回望十年,
 
中国科技抓住了“四大机遇”
 
记者:如何评价十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的事件?
 
白春礼:过去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有几个数字可供参考:研发投入2011年达8610亿元,居世界第2位。队伍规模快速扩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已居世界首位。2010年,国际科技论文(SCI)被引用数上升至第7位;国际专利(PCT)申请量居世界第4位。
 
从“神舟”到“蛟龙”,从互联网创业到新能源产业,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在一些战略高技术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一些学科领域走到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短短十年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关键是抓住了哪些机遇?
 
白春礼: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巨大需求驱动的机遇。二是国家和全社会高度重视科技的机遇。三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四是抓住了科技交叉融合不断变革突破的机遇。
 
重要科技领域
 
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初显端倪
 
记者:大家都说,当前世界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白春礼:科学技术产生革命性突破有两个基本驱动力。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需求拉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二是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内在矛盾驱动,科技自身通过内生动力不断发展累积,达到一定边界条件后引发重大突破和革命性变革。
 
记者:您觉得目前这两个条件是否已经成熟?
 
白春礼: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比如,科学家已经能够对单粒子和量子态进行调控,将使我们对量子世界的探索从“观测时代”走向“调控时代”,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实现变革性突破,成为解决人类对能源、环境、信息等需求的重要手段。合成生物学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使我们可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和量子的微观层次认识生命活动规律,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可能导致生命科学的革命性突破。
 
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有理由相信,这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科技在应对危机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引领和带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
 
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记者: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国际上有哪些新动向?
 
白春礼:世界主要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重要领域加强布局,努力保持科技前沿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科技投入总量上,全球科技投入2008年跃上万亿美元大关。
 
科技创新组织形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颠覆着传统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合理配置,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呈现出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泛在化的新特征。
 
记者:如何看待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白春礼:中国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这一点应该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中国已经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2020年,我国科技投入将占GDP的2.5%,根据我国GDP增速初步估算,将超过20000亿元。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也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道路和经验,少走弯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
 
要抓住新机遇,中国该向何处去?
 
记者:也有人在担心,中国可能会错过这次科技革命机遇。
 
白春礼:从世界历史来看,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已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从根本上说,现代化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谁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电气革命,法、德等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创造了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巩固了其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记者:放眼未来,中国如果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着重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白春礼:必须作好应对的充分准备,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战略机遇的产业基础要突出战略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集成创新。还要超前部署战略先导研究,加强前沿领域布局。同时要加强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布局,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等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前沿领域方向,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厚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从体制、机制、政策、文化等方面形成鼓励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和氛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同样重要的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的科技人才队伍。
 
《中国科学报》 (2012-10-30 A1 要闻) |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