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中国科学报】大洋科考之旅:首席科学家的大洋情怀
发布时间:2012-10-11
杨耀民
(注: 杨耀民于2004年从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博士毕业)
 
 
这几天晚饭后,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科考队员聚在餐厅里聊天,其中也包括首席科学家杨耀民。
 
他可是“稀客”。作业期间,他的活动范围集中在首席房间、实验室、后甲板,三餐时间也是匆匆来、匆匆去。
 
“其实我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跟他们聊聊也是一种自我更新,否则像我这个年纪的很容易就out了。”在杨耀民看来,相比这帮“80后”的科考队员,他这个“60后”已经很老了。
 
只有作业结束后,杨耀民才能腾出整个晚上的时间跟队员们品茶、赏月、聊天……
 
杨耀民认为,大洋科考的航段首席科学家,就相当于野外地质队队长。“跟打仗一样。生产能力强,注重时效性、实际性,根据实际资料,现场指挥作战。”
 
地球化学勘查专业出身的杨耀民,1991年本科毕业后在陕西、广西、甘肃等地从事地质矿产资源调查。
 
他回忆说,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吃、住都在老乡家里,当地又以少数民族居多,语言不通带来更多障碍。“有一次自己一个人跑线,一不小心从山上滑了下来,眼镜都不知道掉哪儿去了,还好人没有大碍。”
 
“那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辛苦归辛苦,更多的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杨耀民笑着说,“有时间再去广西找找当时的感觉。”
 
2004年从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博士毕业后,杨耀民来到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从事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和研究工作。
 
“博士毕业后有两个方向可选,一是油气,二是海洋。相比陆地,感觉海洋地质研究更具有挑战性,于是就选了海洋方向。”杨耀民说。
 
他从2009年开始参与中国大洋科学考察,那年他是大洋科考21航次第四航段首席助理。
 
同年,杨耀民等科学家向中国大洋协会提出应在大西洋洋中脊开展热液硫化物调查的建议。他们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南大西洋的成矿潜力也应该较大,具有较好的成矿地理条件。
 
我国热液硫化物调查起步比较晚,2005年才借助已有地质资料,对太平洋和印度洋开始进行一些调查。
 
杨耀民介绍说,热液硫化物成矿需要稳定的成矿环境和充足的岩浆热源,根据这两个关键因素,南大西洋应该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只是调查还不多。
 
2011年,杨耀民作为大洋22航次第三、四航段首席,在南大西洋进行热液硫化物调查,获得了很多珍贵的样品和资料。在南纬15度附近发现了很大的热液生物群以及十几米的“黑烟囱”,在南纬26度也发现了热液活动区并获取了硫化物样品,基本完成了南大西洋洋中脊的多波束资料。
 
“第一次当首席,真可谓诚惶诚恐。”有了第一次的磨砺,今年第二次当首席的杨耀民已游刃有余。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事故,他处变不惊;面对紧张而辛苦的调查作业,他沉着指挥。
 
硫化物分布不规律,洋中脊地形复杂,寻找热液活动区的难度相当大。杨耀民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在三层楼上用鱼钩钓底下的一根针”。
 
“硫化物的发现只是大洋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杨耀民认为,大洋调查更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一支队伍,促进了科学研究、探测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大洋资源调查是我国海洋地质科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首席,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努力做事。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力求做得更好,为我国大洋事业贡献力量。”杨耀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实用与科研结合,建立我国的大洋资源勘查评价方法体系。
 
本篇文章原载于 《中国科学报》 (2012-10-10 A4 综合)| 记者 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