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中科院和基金委签署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2-04-06

4月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签署了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了“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式。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出席仪式并讲话。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孙家广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朱道本主持仪式。

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新科学发现引领的科学革命及紧随其后的新技术发明主导的产业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和学科体系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也在各学科的自我突破和互相交叉融合中演进,并不断以新的面貌和形式呈现。世界各国都寄望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赢得发展先机,科学选择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的学科基础至关重要。他指出,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统筹好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明确战略指导思想,强调迅速占领科技制高点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符合时代的特点,特别是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强调在组织管理层面要重视数据积累、分析方法、咨询研讨等方面的信息支撑作用;要符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强调通过开放合作增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研究咨询能力,切实担当起服务国家咨询决策的核心作用;要积极探索长期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有效合作机制,强调大胆探索建立持续合作的长效机制。

陈宜瑜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依靠国家科学思想库,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决策作用,深入研究与前瞻谋划我国学科发展战略,对于提升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前瞻性和战略性,推进和完善科技工作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繁荣和发展我国基础研究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做好合作战略研究工作,要坚持把握全局,保障我国基础研究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研究规律,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各学科特点,了解学科内在发展历史和社会影响因素;要坚持科学评估,发挥院士群体的智慧和支撑研究体系作用,探索科学评估方法;要坚持人才培养,通过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在院士领军下吸收年轻专家参与战略研究。

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4月联合启动了“2011—2020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包括196位院士在内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形成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及19个学科的专题研究报告。这次举办“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式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既是中科院学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向社会展示过去两年多来合作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是双方郑重宣示携手长期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我国科学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为落实好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将组建联合领导小组和联合工作组,合作出资,共同委托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团队组成战略研究组承担研究任务,共享研究成果。

仪式上,科学出版社董事长林鹏做了发言,介绍了“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出版的有关情况。

中国科学院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领导和院士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关链接:

 

白春礼在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陈宜瑜在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签约现场

 

白春礼讲话

 

陈宜瑜讲话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科院网》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xw/zyxw/yw/201204/t20120406_35507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