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3日讯(记者王静)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5月23日共同在北京召开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这是继1989年、2000年以来召开的第3次全国性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据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介绍,自2000年以来的10年,我国基础研究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首先,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幅增长,为基础研究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经费快速增长,分别从2000年的12.84亿元、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3.7亿元、40亿元,都增加了7倍;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2010年为30亿元,每个实验室每年平均经费1000万元。另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不断探索改进竞争性资助和稳定资助的比例,不断提高稳定支持的力度。
其次,基础研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我国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各项重大工程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的前瞻性研究所取得的大批成果,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能源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的认识不断深化,为解决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张先恩说,未来10年,将改进经费资助结构,加大稳定支持的力度,让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调整和完善多渠道支持基础研究的格局,逐步扭转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偏低的局面;倡导敢于质疑、敢于争鸣、敢于辩论的研讨风气,鼓励不同学术思想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碰撞,鼓励青年科学家敢于挑战权威。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流动,促进学术交流、交叉和融合。改进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要在科研立项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对“非共识”项目给予认真对待。
此外,国家将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实验平台,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吸引更多外国科研人员来华从事科研与交流,组织有我国特定优势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力争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鼓励我国基础研究机构与境外优秀研究机构开展长期稳定、实质性的合作。
本篇文章来源于《科学时报》 (2011-05-24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