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天眼新闻】躬身贵州大地 谋策全球“治汞”|访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冯新斌

发布时间:2023-07-31

  【开栏的话】

  创新驱动,活力迸发。近年来,贵州奋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科技自强自立、深挖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涌现出一大批心怀科学家精神甘于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一大批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向科技要产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的行动更加有力有效。在首届贵州科技节来临之际,本报开设“科技黔行 创新有我——首届贵州科技节特别报道”,深入生动报道贵州科技创新的好成效、好故事,敬请关注。

[video:20230731天眼新闻丨躬身贵州大地 谋策全球“治汞”|访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冯新斌]

  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冯新斌——

  躬身贵州大地 谋策全球“治汞”

  “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对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冯新斌认为,要区分好对不同类型科研人员不同的培养方式,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给予稳定的支持,让他们静下心来坐“冷板凳”、出“大成果”;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要以市场为导向,赋予研究成果以商业价值。

  冯新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从事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30余年。2000年,他来到位于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启了新阶段学以致用的科研之路。

2022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冯新斌

  到贵州工作以来,冯新斌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职系统从事环境汞污染研究的团队、首次发现水稻能富集毒性强的甲基汞、在国内率先开展大气汞的区域分布特征和长距离传输规律的研究……冯新斌及其团队以多个“首创”探寻汞污染来源的“蛛丝马迹”,服务贵州土壤汞污染防治,以科技力量支撑国家参与国际汞公约履约,践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打开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新局面

  “由于特殊的理化性质,汞是唯一在大气中主要以气态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随大气环流进行长距离迁移。”今年6月下旬,2022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公布后,冯新斌接受专访时介绍,汞作为挥发性全球性污染物,其影响范围甚至可及南极、北极等人迹罕至地区。

  1997年,冯新斌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即将毕业时,正逢联合国启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政府间谈判。硕士和博士研究期间一直从事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冯新斌敏锐地意识到,汞污染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会进入环境国际公约谈判的视野。

  当时,国内环境汞污染研究属于比较“冷门”的领域,缺乏系统从事汞污染研究的团队。2000年,在瑞典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冯新斌,放弃留在当地发展的机会选择归国,到贵州组建国内第一个专职系统从事环境汞污染研究的团队,面向国际汞公约谈判履约、国内汞污染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统筹规划、全面布局,他的愿望就是“尽早缩短国内汞污染研究与欧美等国际同行的差距”。

  从研究如何“洗去”煤炭中汞元素防止其经过燃烧进入大气,到探明汞污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迁移规律……冯新斌奔波于崇山峻岭间的野外科考,主持30余项各层次环境汞污染研究项目,打开了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新局面。

  立足国际视野推进汞环境治理惠民生

  人类活动排放的汞污染通过大气传输,已造成北欧、北美偏远地区湖泊鱼体汞含量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用水产品标准。鉴于严峻的全球汞污染形势,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下,201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92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签署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水俣公约》,于2017年8月正式生效。

  为此,冯新斌带领的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开展区域大气汞的观测工作,组织建立我国首个大气汞观测网络,为深入认识我国大气汞的分布、“源汇关系”、迁移转化和全球汞循环提供了关键的科学数据。

冯新斌正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科研工作

  冯新斌团队研究发现全球凋落物汞的沉降通量约为每年1200吨。这一新通量值高于哈佛大学相关课题组先前的估算值约1倍,表明学术界以前远远低估了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汞的汇通量估算值,为认识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填补了中国大气汞湿沉降研究空白。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中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冯新斌说,甲基汞易于在水生食物链生物富集和放大,而食用甲基汞污染的鱼肉可以导致人群甲基汞中毒,日本的水俣病就是这类重大环境公害事件。

  虽然我国并没有欧美普遍存在的食用鱼体甲基汞暴露的健康风险问题,但冯新斌带领团队发现,稻米富集甲基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汞矿污染区食用大米,已成为当地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他领导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典型汞污染区稻田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打破了国际学术传统认识,引起广泛关注。

  2016年,贵州铜仁被生态环境部列为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先行区,主要环境问题就是汞污染。作为贵州铜仁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全权技术指导单位专家,冯新斌带领团队编制方案、调查评估、指导修复,将水田改为旱田,种植其他不吸收汞元素的经济作物,老百姓收入不减,取得良好效果。

  在其推动下,国际汞公约履约行动方案中,将监测稻米甲基汞含量纳入履约国家行动方案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同位素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指纹,环境中的汞污染会带有独特的同位素指纹谱,我们可以利用同位素来找到汞污染的来源,作为国家参与国际汞公约履约的重要证明,为土壤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支撑。”冯新斌说。

  “汞污染是历史积累的问题,人类活动就一直持续排放汞污染。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国的排放量很少,发达国家汞污染总量超过30万吨,中国排放为1万多吨,仅占全球排量的4%,我们需要科学的证据证明,中国也是汞污染的受害者。”冯新斌说。

  利用最新的分析技术,他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汞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创建了我国主要汞排放源的汞同位素“指纹”谱。

冯新斌正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科研工作

  燃煤、汞和铅锌矿冶炼,超过我国人为总排汞量80%。冯新斌团队研究发现,铅锌矿、汞矿与原煤存在显著汞同位素差异,揭示了我国大气汞同位素组成和分馏机制,厘定了我国大气汞排放和东亚背景大气汞的同位素指纹谱,为利用汞同位素定量示踪我国大气汞的污染来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冯新斌培养了一批从事环境汞污染研究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这些人才都留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为中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对于贵州的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他说,目前贵州非常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科技入黔”等开放式创新,制定新一轮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贵州科技创新前景可期。

冯新斌对青年科技人员进行指导

  未来的工作,冯新斌希望研究清楚一些问题,比如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在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汞污染到哪里去了?对我们国家的环境造成什么影响?他希望用过硬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本篇文章来源于《天眼新闻》(2023-07-31)|(作者 张凌)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6218077.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