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卡-白龙山古特提斯成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伟晶岩型锂成矿带。近年来,在成矿带的东、西两端已相继发现了甲基卡、木绒、李家沟、党坝、大红柳滩509道班西、白龙山和雪凤岭等一批超大型锂矿床,然而成矿带中部尚未实现找矿突破。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低碳能源金属矿产 (锂、稀土、钴、镍、铜)找矿增储与高效提取”之课题“白龙山-甲基卡古特提斯成矿带伟晶岩型锂矿床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的支持下,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针对甲基卡-白龙山古特提斯成矿带中段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开展地质考察。
科考队伍在可可西里合影
根据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前期化探扫面发现的Li、Be异常,本次由张辉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为了查证锂铍异常,制定了由东至西、从南到北的考察路线 (格尔木-五道梁-卓乃湖-五雪峰-大雪峰-布喀达坂峰-岗扎日-魏雪山-格尔木),对区内异常突出且锂铍异常套合程度高的二十余个区域进行锂铍异常查证,对可能引起锂铍异常的火山岩、沉积岩、花岗质岩类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样品采集。考察发现可可西里地区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尤其是三叠系地层(鄂拉山组、八宝山组和巴颜喀拉山群),多以砂岩、板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变泥质岩类较为缺乏,而且变质程度非常低,仅为绿片岩相。这些沉积-变质特征显著不同于成矿带川西和西昆仑同时代的沉积岩,指示可可西里地区差异性的构造、变质和岩浆演化历史。值得庆幸的是,在可可西里最高峰布喀达坂峰一带发现了一套高分异的花岗岩,由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电气石 (锂)白云母花岗岩和伟晶岩壳组成,其中电气石 (锂)白云母花岗岩中云母多呈浅红色,表明云母中锂较高程度的富集,类似于近年来在华南发现的高分异富锂矿化花岗岩 (如江西宜丰花岗岩型锂矿床)。由此推断,不排除甲基卡-白龙山成矿带中段存在花岗岩型锂矿的可能性。
本次参加可可西里无人区地质考察科考人员包括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张辉、唐勇、吕正航和吴树宽 (在职博士研究生)以及青海地勘局第五地质勘查院赖华亮、黄玉林、吴树成;青海极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为本次科考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矿床室 吕正航、张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