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水城融媒】驻村第一书记王大州:做村民的“指路灯”,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13

在水城区蟠龙镇二道岩村,有一位中国科学院派驻的第一书记,他叫王大州。驻村以来,他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秉持“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二道岩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在二道岩村见到王大州时,他正在村民家的庭院里指挥安装太阳能路灯。他一边向村民介绍安装太阳能路灯的好处,一边打电话确认是否还有遗漏的农户。

王大州在检查太阳能路灯

“在日常的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好多老百姓家院坝都比较黑,晚上的生产生活都不太方便。”为了方便老百姓的生活,王大州积极争取资金,为全村每家每户老百姓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安装路灯这样的“小事”,是王大州对民生问题的理解和对村民福祉的关怀。“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这也让他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亲力亲为,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寨尾,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二道岩村的路灯

在走访过程中,王大州注意到村民们对于肉牛养殖意愿较强。经过一番调研后,他发现,肉牛养殖业不仅能为农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因此,王大州决定将发展牧草种植加工产业作为推动村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王大州介绍:“我们二道岩村山高坡陡,老百姓也没有比较好的产业,但是老百姓现在养牛养得比较多,而且有扩大养牛规模的意愿,所以我们经过现场调查,引进了金牧粮草来发展我们的牧草种植,从而支撑我们二道岩老百姓养牛产业的发展。”

牧草不仅易于种植,同时当地农户已有种植习惯,还易于推广,于是,王大州与二道岩村村支两委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动农户新增种植牧草80亩,引进青贮加工打包设备一套。同时还计划通过青贮销售和设备租赁实现村集体增收。

二道岩村种植的牧草

“我们也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青贮储存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很明显地提高我们青贮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为我们的养殖业提质增效,为老百姓增产增收。”王大州如是说。

二道岩村引进的高效复合菌剂青贮技术,是通过在打包的时候加入菌剂进行发酵,该技术已经在国内进行推广应用。今年,依托村里的种植大户,帮扶示范制备青饲料达到100余吨。

王大州邀请专家进行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

在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同时,王大州同样注重对已有产业的提质增效和优化升级。因此,他积极推动科技下乡,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户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他还着力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改善水利设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王大州说:“我们二道岩村属于喀斯特山区,土壤的持水性和保水性比较差。在干旱的季节产业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争取了资金,为我们村修建了6个积雨灌溉水池,覆盖了猕猴桃、蜂糖李等产业一千多亩的区域。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为二道岩村再修建4个积雨灌溉水池,覆盖更多的产业,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

稳定和高效的灌溉,让全村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村民们对于王大州的这一举措更是赞不绝口。

修建的积雨灌溉水池

水城区蟠龙镇二道岩村猕猴桃种植户孙厚川坦言:“在之前没有水池的时候,我们的猕猴桃产业还有老百姓的农作物,都是靠自然降雨,现在王大州书记给我们把水池修起来之后,解决了这一块的问题,在干旱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水池里的水来灌溉,不会像以前一样靠天吃饭,现在收成上就有了保障。”

一直以来,王大州深知科技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除了把产业发展起来,还要保证“售后工作”。于是,他立足中国科学院的优势,采用将专家“请进来”,将致富带头人“送出去”的模式,开展示范种植和人才培训工作,先后邀请了猕猴桃、马铃薯、食用菌、有机肥、农业病虫害防治、智慧农机等专家10人次到二道岩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王大州(左一)给村民送猪崽

“下一步,我主要还是聚焦农户的增产增收方面做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第一个就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第二个是对现有产业的提质增效,主要是通过专家‘请进来’指导老百姓提升管护种植技术水平;第三个是发展新兴的产业,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牧草的种植规模以及青贮加工,扩大养殖规模,从而带动老百姓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王大州如是说。

在二道岩村,王大州不仅是村民们心中的“指路灯”,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坚强后盾。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驻村第一书记,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为百姓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为二道岩村的明天描绘着更加美好的蓝图。


本篇文章来源于《水城融媒》(2024-12-12)|(作者 陈嘉逸 张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gYV8SJZBuDI5LrSy2R8uA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