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科学传播>科普文章

镉的用途及其对环境影响

发布时间:2009-08-31     

 

 

镉是银白色的金属,自20世纪初就开始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镉可以作制成特殊的易熔合金、耐磨合金、焊锡合金等,广泛用作钢结构的电镀防腐层、原子反应堆控制棒、光电池和制造各种原料等。

研究表明,镉在硫化物矿床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

以类质同象赋存于其他硫化物中:镉地球化学性质与锌极其相似,因此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其含量一般在n×10-3以上,几乎所有的闪锌矿中都含有镉,含镉最富的闪锌矿称镉闪锌矿)。方铅矿中一般含Cd n×10-4。此外,在黝铜矿、块硫锑铅矿和车轮矿、氧化带的菱锌矿、羟锌矿(含Zn的蒙脱石)、氧化锰及褐铁矿中也含有少量的Cd

由于镉在地壳中高度分散性和低含量,常呈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与其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ZnCuSn等的硫化物中,因此,镉难以形成独立矿物,自然界发现的镉矿物种类不多,虽然有自然镉、方镉矿、菱镉矿、硫镉矿和硒镉矿等十数种,但都很罕见,不易形成工业富集。

研究表明,硫化物如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对Cd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以闪锌矿为最。此外,胶状菱锌矿、褐铁矿和白云石(方解石)等也会吸附镉。

镉很难形成工业富集。但分散元素镉并不“分散”,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富集,甚至形成独立矿床或矿体,如贵州都匀牛角塘铅锌矿床中镉含量异常高,一般为(2284~9850×106,最高为13400×106,比地壳克拉克值(0.2×106)高5~6个数量级,比要求的工业品位高几十到上百倍,闪锌矿矿石中镉平均含量为9000×10-6左右,闪锌矿单矿物中镉含量一般大于1.20×10-2,最高可达>10×10-2,其储量已达大型矿床规模(5299.14吨),该矿床中还含有GeGa等多种分散元素;此外,广东蕉岭鸡公山铅锌矿、广西临桂葛家塘铅锌矿、吉林吉安铅锌矿床等矿床中镉均异常富集。目前,云南金顶超大型含镉铅锌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矿床,也是我国最大的镉储量矿床(铅锌矿储量1500万吨,镉储量17万吨)

镉的环境危害,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镉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锌、铜、铅矿的冶炼,电镀、蓄电池、合金、油漆和塑料等工业生产。职业人群遭受镉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非职业人群镉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和吸入。镉是对人体有毒的元素,还是致癌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富山县出现一种怪病,患者全身骨骼折断或弯曲变形,痛苦不堪。他们多为更年期妇女,且局限于神通川流域的灌溉地带,当地人迁到外地后症状即消失。临床上表现为腰疼、背疼、膝关节疼,后遍及全身。疼痛时常发生病理性骨折,致身躯缩短。重者长期卧床,日夜喊痛,故名痛痛病。多数病人有贫血症状。后经实验研究证实,痛痛病是由于慢性镉中毒所致。当地土壤及饮水中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患者体内镉负荷远远高于正常范围。“痛痛病被确定为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

我国也有几个典型的环境镉污染区,如贵州赫章铅锌矿镉污染区,江西大余、浙江温州、沈阳张士灌区镉污染区等。这些地区环境镉污染多是由于私挖乱采矿山,或含镉污水的无序排放所致。据调查,某些地区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含镉严重超标,接触人群的镉摄入量达536.52μg/天·人,远远超过我国平均水平(3746 μg/天·人)和WHO的建议限量(5771 μg/天·人),而日本痛痛病区的摄入量是267353 μg/天·人。我国有的镉污染地区已出现慢性早期健康危害的个体,甚至出现了疑似痛痛病的患者。

“痛痛病患者极其痛苦,丧失生活能力,预后不佳。因此,为防患于未然应为首要之举。环境一旦被镉污染,非常难以清除,因此,消除污染源、防止环境污染是预防该病的最根本措施。

在饮食方面,多食、常食海带和紫菜等含大量碘的食物,有利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