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嫦娥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会大厅给全所科技人员作了题为《深空探测与中国嫦娥工程》的学术报告,胡瑞忠所长主持了报告会。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欧阳自远院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国内外深空探测的历史背景、探测历程和取得的科研成果。月球和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天体,是世界各国开展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和前苏联的太空竞赛掀起了月球探测的第一轮热潮;七十年代后期一直到九十年代,月球探测进入相对平静期;1994年美国的Clementine月球探测器在月球极区发现可能存在水的证据,引发了新一轮以月球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的探测热潮,NASA、ESA、日本、印度等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我国也着手实施月球探测工程,从无人探测的绕(绕月探测)、落(软着陆)、回(采样返回)到最后建立月球基地,计划分布实施。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行了对月球的整体性探测,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圆满完成了嫦娥一期的探测任务。
欧阳自远院士在报告中还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包括30年的前期研究积累、10年的立项论证、月球探测地面应用系统的设计建设、月壤特性和月面环境的特征研究、火星探测论证等。欧阳自远院士鼓励青年人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深空探测中来,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和智慧。
欧阳自远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赢得了与会者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报告最后,胡瑞忠所长再次感谢欧阳自远院士的精彩报告,并代表全所职工对欧阳自远院士多年来为地球化学研究所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衷心感谢!
科技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