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贵州科学考察”暑期夏令营师生一行21人到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本次活动由地化所学会处统筹组织,首次由地化所青年科普团队全程主讲,通过展厅参观与趣味科普报告,为青少年呈献一场深度契合新时代科学教育要求的地球科学探秘之旅。
在涂光炽先生纪念展室,青年科普团队成员郭旭东带领学生们重温了涂光炽先生光辉的一生及其为祖国地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从“少年立志、报国雄心”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再到“大公无私、为国奉献”,强调了涂光炽先生的宝贵精神。在纪念馆中,珍贵手稿、历史影像与事迹的介绍,串联起涂光炽先生这位国内地球化学学科奠基人的卓越一生,同学们静静瞻仰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如同一座明亮灯塔,照亮他们的心灵。
随后,师生走进矿物岩石陈列馆。青年科普团队成员宋万万引导大家近距离鉴赏500余件珍稀岩矿标本,在斑斓晶簇与鬼斧神工间感受地球物质的浩瀚与精妙。伴随生动讲解,同学们系统认识了各类岩矿的物理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在地球演化与资源形成中的关键意义。活动特别设置岩石标本展示环节:萤石的通透、橄榄岩的凝重、辉锑矿的锋芒、金矿石的璀璨——同学们亲手触摸、细致观察,于色泽、光泽与晶体结构的直观体验中深化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出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最后,青年科普团队成员李琼作《嫦娥五号月壤中的“宝贝”》专题报告。她从微观矿物特征到行星演化轨迹,系统阐释月球的形成、演化及撞击历史;随后介绍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及地化所团队在月壤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报告尾声,李琼为同学们详解了科普陨石的鉴定与寻源方法,同学们全程凝神聆听,目光灼灼,思维的火花此起彼伏,对科学世界的探索热情被瞬间点燃。
本次研学科普实践活动由地化所“春分工程”青年科普团队担纲主讲任务。团队以科学家故事、前沿成果与沉浸式体验三位一体,将科学家精神、地学知识与科研报国情怀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播下投身地球与行星科学的梦想种子,也为研究所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蹚出新路径。矿物标本零距离观察、月壤讲座等互动环节,把抽象理论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既普及了地学知识,又激励年轻一代赓续学术传统、树立科技报国志向,为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奠定基石。
(王封丹/供稿 王封丹 陈化会/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