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矿床室周美夫研究员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罗辉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庆生教授到地化所访问交流,并于7月14日在矿床室“地球演化与成矿高级学术论坛”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周美夫研究员主持,地化所30余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参会。
罗辉研究员作题为《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放射虫硅质岩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指出,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形成与新特提斯洋的开启和闭合关系密切,而针对新特提斯洋的存续时间目前仍然存在争议。罗辉研究员团队近年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含放射虫硅质岩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鉴别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全球其他地区的放射虫种类,罗辉研究员提出该区硅质岩形成于三叠纪到白垩纪之间,精确限定了新特提斯洋的起止时间。围绕雅鲁藏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南北亚带演化历史的争论,罗辉研究员发现两个亚带放射虫时代一致,提出仲巴地体两侧的洋盆可能有着相似的起源,为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力证据。
罗辉研作报告
刘庆生教授作题为《做自己的科学研究》的报告。报告结合刘庆生教授多年以来对科学研究的见闻、感悟与思考,从“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以及“如何发表高水平文章”等三个方面展开。刘庆生教授指出,要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需要当代研究者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发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坚持不懈地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当中。对于研究生开展高层次科学研究以及高水平文章发表,他认为选择前沿的、具有普适性的科学问题是关键,他建议研究生在研究初期广泛大量阅读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章,掌握领域前沿,积极思考和摸索重要科学问题,从而确定好的研究方向。
刘庆生作报告
本次报告内容精彩丰富,与会人员与两位报告专家热烈讨论,促进了与会人员对古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了解,也对如何做好科学研究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矿床室 吕沅峻 杨胜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