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进展

“国际岩浆有关矿床:新方法与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地化所举行

发布时间:2019-09-20

9月17日,“国际岩浆有关矿床:新方法与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地球化学研究所举行。该研讨会由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第一阶段会期一天,共安排了五场学术报告。报告人分别是加拿大Lakehead大学的Peter Hollings教授、麦吉尔大学的郭海浩博士、澳大利亚James Cook大学的胡毅博士和地化所矿床室青年学者。会议由钟宏研究员主持,50余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参会。

Peter Hollings教授的报告题为“Tectonics, magma fertil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porphyry deposits”。Hollings教授通过对智利、菲律宾、加拿大等地多处斑岩铜矿的分析研究,提出斑岩铜矿的宏观触发机制可能与洋脊俯冲或岛弧后退等地质事件相关,这些地质事件可能会导致构造应力由挤压向伸展转变,从而有利于大规模岩浆活动和矿床的形成;成矿的微观触发机制可能为基性岩浆的注入。锆石、角闪石等矿物地球化学组成可能为示踪岩浆源区提供关键证据。

郭海浩博士作了题为“Experiments on elemental and isotopic behaviors during fluid exsolution from magmas”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元素在熔体-流体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实验,结果表明S, Cl, Cu, As, Se, Br, Cd, Te, Tl和 Bi等元素均倾向于进入流体相;第二部分介绍了流体出溶过程的Cu同位素分配行为,实验结果显示重Cu同位素更倾向于进入流体相,后者的δ65Cu比熔体高1 per mil。这些成果可能对示踪流体出溶过程和Cu成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朱经经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Reduced Paleo-Tethyan subduction zone and relatively oxidized Pulang: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前人的研究提出古特提斯洋总体相对还原,因而不利于斑岩铜矿的产出。但我国西南“三江”地区发育一系列包括普朗超大型矿床在内的斑岩铜矿。为何在还原的俯冲背景下能够形成大型斑岩铜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朱经经博士系统对比了三江地区弧岩浆和普朗岩浆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提出普朗斑岩铜矿可能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源自新元古岛弧。

胡毅博士的学术报告题为“Sample Focus-A key factor for improving reproducibility of U-Pb dating by LA-ICP-MS”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分析了LA-ICP-MS进行锆石定年时影响精确度的主要原因,着重对激光剥蚀过程中样品聚焦对分析精确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焦距10微米以上的偏离会对分析结果有影响,尤其对于小束斑来说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要获得高质量的分析结果,需要在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准确聚焦。

黄小文研究员作了题为“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agnetite as exploration tools for porphyry deposits” 的报告。近年来,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组成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黄小文研究员首先系统研究了岩浆和热液磁铁矿的成分,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可以很好地区分岩浆和热液磁铁矿;在此基础上,对全球19个不同类型斑岩矿床磁铁矿的研究发现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组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类型并指导找矿勘查。

本次会议所有与会者全程用英文交流,多位国际同行高度参与,会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会议促进了地化所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也锻炼了年轻学生学者的英文表达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

 

 

来访学者与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Peter Hollings作报告

胡毅作报告

郭海浩作报告

朱经经作报告

(矿床室 高剑峰/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