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耘研究员的邀请,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林莽研究员到地化所进行了学术访问交流,并于7月29日在矿床室三楼学术报告厅做了题目为“Search of novel mass independent isotope effects in planetary processes”的学术报告,所内外师生6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由刘耘研究员主持。
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MIE),一般来说,指的是在物理或者化学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与质量不相关的现象。目前,MIE在古老的陨石、火星及地球样品中均有发现,研究MIE对揭示早期行星过程及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MIE产生的原因,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这极大地阻碍了行星过程的研究。在林莽研究员的报告中,他首先简单介绍了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发现和发展历史,以及与大氧化事件相关的重要研究工作。随后他介绍了两项他们近期有关S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研究工作。一、他们通过测量硫酸盐气溶胶中的S同位素组成发现了其中存在着35S的超高异常,由于35S主要产生在平流层,他们认为这是平流层气体入侵对流层的证据。而同一时期臭氧污染事件的发生、气象观察分析也证明了平流层的入侵。二、他们通过测量硫酸盐气溶胶中硫同位素的所有稳定同位素组成,发现33S的异常主要与光化学过程相关,而36S同位素的异常与燃烧过程相关。然而他们通过测量形成自不同时期煤燃烧后的二氧化硫却未发现33S和36S的异常。最终他们提出在地球25亿年前样品中发现的S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异常很有可能受到一种除光化学反应外的、未知的过程的影响。该工作意味着,对23亿年大氧化事件时期的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信号,也许还有我们未知的其他产生机理。林莽研究员的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在报告结束后引起了参会师生的广泛交流和讨论。
林莽于2008及2013年在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于2018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自然科学学部校长奖章唯一获得者)。2008-2011年在中山大学任研究助理,期间曾于耶鲁大学、UCSD及台湾“中央”研究院任访问学者,2018-2019年于东京工业大学任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与同位素大气/地球/宇宙化学相关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5篇,主要发表在PNAS(第一作者三篇)、GRL、EPSL、JGR、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等期刊上,并长期为PNAS、GRL、JGR、Earth & Space Science、ACP等期刊审稿。
(矿床室 刘耘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