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共产党员献身科研、报国奋斗的意识,8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欧阳自远院士生平”的主题教育活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刘建忠研究员主持。
主题报告按照国家召唤大于天、心中有梦天地宽、苍茫大漠显身手、璀璨星空抒壮志、耄耋之年绘蓝图以及呕心沥血传知识等六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欧阳自远院士早年求学、开展陨石等地外物质研究、地下核试验选址、探月工程论证、深空探测规划、1:250万数字月球地质图以及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的重要事迹。
欧阳自远院士是我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先驱者,也是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的奠基人。从1958年开始,欧阳自远院士系统分析研究了美国、苏联的月球探测计划、实施方案、科学目标以及探测成果,深入思考了未来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1976年,中国降落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吉林陨石雨,欧阳自远院士负责的联合科学考察队经过精细的考察和研究,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和两本专著,已经成为国际上陨石研究的典范。1978年,美国卡特总统特使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赠送了一块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欧阳自远院士组织全国相关实验室对其中的0.5克样品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证是阿波罗-17宇航员采集的70017-291号样品,并发表了14篇研究论文。1993年,欧阳自远院士开始进行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经过整整10年的详细论证,2004年1月24日,“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立项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准,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欧阳自远院士被任命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随后,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相继成功发射了嫦娥1号,嫦娥2号绕月探测,嫦娥3号和嫦娥4号实施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落月探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探测成果,在一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的成果。我国下一步还要完成月球取样返回,开展火星、木星、小行星以及彗星的持续探测以及月球科研基地的建设。中国已经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新时代,并成为国际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快速发展的新兴中坚力量。
(月球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