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6日,由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课题验收会议在贵阳举行。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项目专家组陈毓川院士、翟明国院士、毛景文院士、马福臣研究员、丁悌平研究员、赵振华研究员、郭进义研究员、华仁民教授、范蔚茗研究员和孙晓明教授以及各课题负责人和学术骨干等4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李颖虹副处长到会指导工作。
六个课题负责人从五年来课题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了详细汇报。首席科学家胡瑞忠对项目组全体成员五年来的辛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家的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概括了项目在4个方面取得的新进展:(1)确定了华南扬子地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构造背景;(2)确定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主要有两期,分别为200-230Ma和130-160Ma,相当于印支期和燕山期;(3)进一步厘定了华南低温成矿域3个矿集区的成矿物质基础、成矿流体成因和成矿过程;(3)建立了印支期和燕山期大规模低温成矿动力学模型,确定华南低温成矿域不同矿集区的低温矿床是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东部华夏地块同花岗岩有关的中生代钨锡多金属大规模高温成矿受控于统一的大陆动力学背景;(4)建立了典型低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与产业部门合作在项目预测的找矿靶区取得重要找矿突破。
与会专家在审阅课题结题总结报告、认真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对各课题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估。专家组对项目五年来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并对各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胡瑞忠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首先代表项目全体成员对与会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组织项目组深入领会消化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交流和总结,认真完善结题报告相关工作,促进项目结题工作顺利进行。
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瑞忠研究员和各课题负责人作结题汇报
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和讨论
(矿床室 陈佑纬/供稿)